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 (第2/2页)
为,他会自发地去排斥,去制止,这就叫知礼节,知荣辱。” 这一下,除了徐邈听得入神,屋内众人也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认真地倾听起来,他们觉得刘备接下来还有话要说。 “百姓不是傻子,他们可以看到这一年来吃得比以前好,收成比以前高,落到手中的好处比以前多,面对可能破坏这种局面的好逸恶劳之徒,他们会怎样做?”刘备继续问道。 答案不言而喻,百姓之中,勤劳耕作的是绝大多数,这一点从粮食产量的增幅就能看出来,而这些百姓对于游手好闲,混吃混喝的人自然是看不过眼的。 “百姓通过劳作丰衣足食,他们就会自发地,主动地剔除害群之马,比起我们费心费力去做要强得多。景山,你日后若是能够镇守一方,务必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切记切记。”刘备诚恳地说道。 徐邈更不迟疑,当即深深一躬到地,“大兄之言,邈终身不忘。” 大兄就是长兄,常用于对同辈的敬称,徐邈如此称呼,基本就是表明态度,将他和刘备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师兄弟,拉近到接近亲人的程度。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宣誓效忠了。 卢植欣慰地看着这二人如此投缘,兄友弟恭的样子,心中没来由地一阵酸楚,他原本寄予厚望的两个儿子都在黄巾之乱中以身殉国了,若是二人不死,现在也应该是建功立业的年龄。 如今他这一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幼子卢毓身上,只是卢毓今年四岁,自己却已年逾五旬,也不知能否看到他长大成人,光耀门楣的时刻。 就在此时,门外远远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笑声,刘备正要发问,却见裴元绍探出一张圆脸,喜笑颜开地说道“启禀使君,辽西的使者来送公文了。” “让进来吧。”刘备正等着那边的消息呢。 裴元绍还要说话,只见一只大手从后面伸出来,将他的脑袋按了回去,紧接着,太史慈那高大魁梧的身影就出现在屋内众人视线之中。 “下官太史慈,见过使君。”太史慈见卢植在,不敢太过随便,装模作样地行了个礼。 刘备哈哈大笑,快步上前拉起太史慈问道“你怎么亲自来了?” “唉,所有人都忙着,就下官一个闲人,于是重操旧业,做一回信使。”太史慈又对卢植作揖行礼,然后才答道。 去年那次大婚之后,一众弟兄们再次星散各地,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尽心尽力,刘备就再也没怎么见过他们。 赵云和严纲单经二人重建白马义从,每日操练不辍,为了训练士卒,往来于幽州各地,基本上不回蓟城; 关羽和张飞,一个在辽东一个在辽西,隔着丘力居遥遥相对,也是时刻不敢马虎。 黄忠和颜良则是去了玄菟郡徐荣那里,将不少愿意从军,且精于射箭的扶余战士重新整编,组建了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 甘宁逍遥自在,带着数百名水贼和精挑细选的渔民子弟,纵横于茫茫大海,为往来商船和渔船保驾护航。 如今见到太史慈从右北平述职回来,刘备心情大好,他接过汇报工作的公文,顺手放在桌子上,拉着太史慈就向外走去。 “居庸城塞一带近期有胡骑出没,你随我去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