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节 (第2/3页)
格要求他,让他在队里好好锻炼他。这孩子性子有点野, 不管不行。” 对此, 韩沉只能连声答应。 这个年代有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的,碰到老师,都会客气地请老师多多管教自己的孩子, 不听话就打。 郭毅他爸也是这样的作派,因为儿子在韩沉手底下待着, 他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让韩沉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罗裳在旁边听着这几个人你来我往地说着客气话,这时才道:“三姨,你不用太担心,郭毅现在恢复得还不错,稍后我会看着他。你和三姨夫也不用一直在这儿陪着,要是忙的话,可以先回去,等过阵子有空了再来。有事的话,我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的。” “我陪几天吧,等小毅出院我再走,明天先让他爸回去。”郭毅他妈很快就做了决定。 罗裳自然没什么意见,一家人在房间里正聊着,这时罗裳注意到,门口有人经过。 这人穿着白大褂,年过五十,他身后的年轻人手上还拎着个医药箱。 病房的门敞着,那位年长的大夫无意中往这边瞅了一眼,便看到了罗裳。 他连忙问道:“小罗,你怎么在这儿?” “葛大夫,我弟受伤了,在这儿住院呢,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罗裳一眼认出来人是长荣医院中医科的葛大夫。四院新成立的专家小组一共有五名成员,除了罗裳之外,还有两个人也不是四院的大夫。这两个人中,就包括长荣医院的葛大夫。 有一位大夫正在办手续,最近就会正式转到四院上班。 但长荣医院的葛大夫不会转去四院,长荣医院对他不薄,他在这儿待得也挺舒心,是打算在长荣干到退休的。 所以他和罗裳一样,虽然也是那个专家小组的成员,一周都只会去一天。这一点,长荣方面也是同意的了。 当然长荣医院也顺便提出了条件,就是他们长荣如果遇到特殊病例,需要专家小组成员会诊的时候,四院要配合。 这时葛大夫跟罗裳说:“神经外科有个小孩,说是确诊了脑积水。做手术的话,怕出意外,而且容易复发,所以主治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经过家属同意,主治医让我过来一趟,看看能不能用中医手段给这孩子治好。” 罗裳顿时想起了罗妈刚才说的那个患儿,当时她就猜测对方可能是脑积水。葛大夫说的患儿,可能就是那个孩子吧? 她就问了一句:“确诊了啊?有三联征吗?” “说是有,步态不稳、痴呆、还伴有尿失禁,三联征是齐全的。如果他们说的没错,确实能排除掉其他相似病了。” “这孩子脑袋相对于正常孩子也偏大,但我还没看到人。巧得很,这孩子就在这层楼住院。” 罗裳就跟他说:“那你赶紧去吧,应该都等着你呢。” 至于她自己,在未受到邀请的情况下,她是不会主动提出去给别人看病的。除非遇到急症,还得是她有把握能处理的情况,她才会考虑主动。 医不叩门绝对是有道理的,送上门的大夫别人未必会当回事,搞不好还会被人当成骗子。 葛大夫挥了下手,带着徒弟去了前方不远的一间病房。 罗裳没跟出去,转身就回了病房。结果她一转身,就看到常秋芳姐妹俩全都盯着她看,看她时还都是一脸的惊叹和自豪。 郭毅她妈感慨地跟她二姐说:“姐,你可真是熬出来了,以前你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多难啊。现在好了,老大干个体,老二学玉雕,最小的这个更有出息,你看刚才那老大夫,跟她说话多客气!” 罗妈连声道:“你家小毅也厉害,现在都能抓劫匪了。他小时候多淘啊,整天玩泥巴,拍画片,爬上爬下的,你看现在,大领导都来看他。” 姐俩聊得挺好,病床上的郭毅有些无语了:“妈,你干什么来的,不是来看我的吗?” “啊,对,可不是吗?小毅,妈还想问问你呢,你这伤是怎么弄的啊?听说你们当时在抓劫匪,是不是在跟劫匪搏斗时受的伤?” 她是真这么认为的,不然这伤又是哪儿来的呢?总不会是自己磕出来的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