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页 (第2/2页)
国府就那么稀里糊涂地倒掉了。可是一个倒掉的人家出来的子弟,谁肯承认这是一个君子呢?就算是君子吧,只怕贾政就不是原主那样被流放,而是直接咔嚓了——本来就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人脉,这会儿又出来个君子,这号召力不是更大了。 “兄长,”贾政只能再从便宜哥哥这里入手:“父亲此举虽然是善心,可是怕要招了上头的忌讳,还是上个折子吧。” 贾赦不解:“朝庭给的抚恤不够,咱们家里贴补一点,又不用国库的银子,有什么好忌讳的?” 贾政解释道:“正是因为朝庭给的抚恤不够,咱们才得上折子。要不有心人说起来,那就成了咱们府上对朝庭不满,对那些老兵市恩。一个怨望之名是跑不了的。” 这下贾赦就得掂量一下轻重了。只是他的想法简单:“现在圣人不时地也找我说说话,我当面和圣人说了还不行吗?” “不妥。你上了折子,圣人有了朱批,就是把这件事过了明路。就是将来,咱们也能有个辩白的依据。可是你与圣人当面说明,又有谁能证明你们说过,圣人又同意了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 贾赦现在有个好处,那就是能听得进贾政的劝,毕竟几次按着贾政的主意行事,他都得了好处不是。于是两人又商量着写了折子。并把折子按最常规的渠道递了上去,就为了越多的人知道贾家代抚伤兵之事越好。 许多事就是这样,你越遮着掩着,人家越当你心虚,还不如放在明面上,求个公道自在人心。这不,虽然当今还没有批复,可是见过折子的人,谁都得赞一声贾家仁义——此事人家已经行了多年,并非现做出来给人看。花费银子做这样见不到利的事,还能如此持之以恒,并没有因贾代善去了而停止,不是仁义又是什么? 当今看着手里的折子,知道自己是不批也得批了,不光要批,还得好好褒奖一下贾家兄弟——这对兄弟能无改父道,正是当今愿意看到的! 于是开年后没几天,将军府又接到了圣旨,还是两道:当今给贾赦兄弟分别升了一级官!贾政已经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而贾赦更是成了从三品的,好吧,就算是从三品还是没有什么活干的兵部闲人。这下不光是将军府的人沸腾了,就是京中的官场也小小地震动了一把:这将军府虽然匾换得低了些,可是兄弟两个都得了实职,又同一时间升了官,只看圣眷,这家也不能再只以一般没落勋贵视之。 贾母这一次倒没再说要宴客的话,不过贾赦与贾政现在的同僚们的家眷还是纷纷上门道贺,奉承得老太太差点忘记孙子们要回金陵考童生的事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