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4页 (第1/2页)
太子在旁边道:“父皇,儿子生来锦衣玉食,都是父皇处处为儿子操心,儿子竟是半点没为父皇分过忧。现在自请献东宫内库,做生产枪//弹之用。如此也就不用荣国公与宁国府再还欠银了。” 当今看向太子,有些不认识的感觉。难道这就是年轻与年老之间的差距吗?若是自己也处于太子这个年纪,是不是也会热血沸腾地想着与倭人大干一场。听到能重创倭人的利器,就迫不及待地想着生产出来、装备边军?! 正是这样呀。当今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第一次正视自己已经不再是朝气蓬勃之时,已经丧失了那份斗志。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如往日一样对太子心生嫉妒,反而因太子的话,觉出有子肖父的自豪。 “好,就如你们所请。只是代善,你也该知道,那新的弹//药,耗铜太过,怕是会让你背上了骂名呀。”此时流通的货币,还是铜钱。而铜也一向是国家掌管的战略物资,民间是不得把铜钱熔化铸器的。贾代善现在所请,则会把大量的铜用于生产弹药,引发民间铜银比价上涨,自会引得人骂。 贾代善将头抬起,正视着当今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了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吧,他承认此时他装了十三,还借用了人家林则徐公的名言,可是此情此景,只有这句最打动人心!那他就做一回文抄公吧。 太子眼内已经有了湿意,现在他才知道自己的父皇,为何就算是贾代善卧病有床,也不肯把京营之权放到别人手中。当今心里猛生出一股豪气,不就是骂名吗?一个臣子敢背,他这个做帝王的,又有什么不敢?!再说此举是为了拒外族于国门之外,有谁能骂,有谁敢骂?! 大臣们已经陆续从地里回来,却发现贾代善与当今之间的气氛十分微妙。两人看上去都十分激动,可是圣人的激动中带了些孤注一掷,而贾代善的激动中,则有着些豪情。 也没用他们猜测多久,当今已经将工部尚书叫到了跟前,说出了让他们工部全力生产枪//弹之事。工部尚书心中发苦,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圣上要给军队装备枪//弹,扬我上国之威自是好事。只可惜这枪现在还难避免炸膛之事。若是装备军队的话,如临战时发生自伤,怕引起军心混乱。” 他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东西都是工部生产的,如果发生了那种情况,人家边军不敢骂当今,却能骂工部。他也不过是正二品的官职,又不是什么世家出身,若是到时当今顶不住那些骄兵悍将的攻讦,把他推出来顶了雷,他总得能分辨两句不是。 贾代善看向工部尚书道:“李尚书不必多虑。我那个替身张道士在炼丹时发现了一种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