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0章 后撤之计 (第1/2页)
一名老将站了出来,他叫连器。这是邵国老世族中的一名将领,在军中颇有人脉,论资历与势力来说,并不比公子安这个大将军要差多少。而且,这次国内的世族纷纷组建私兵前来协守边疆,这十几万人,同样也代表着世族的利益,算是他这一方的人。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从家族利益上讲,在他看来后撤都不是明智之举。他看了看公子安,缓缓道:“我等之所以不敢苟同,是因为大将军错估了吴邵大势。吴国以一国之力而战诸国,兵力能有多少?末将算计,至多三十万而已!我军多少?四十余万!以四十万大军对三十万,大将军还认为吴国强大而邵弱小,岂不是大谬?”公子安眉头一皱,问道:“谁说吴军是三十万?”“斥候连番军报,大将军视而不见么?”“此乃吴国骄邵奸谋,将军信了?大军开拔,绵延数十里,斥候怎么探得详尽?就算吴国仅有三十万大军,就是我邵国所能敌的么?诸位不要忘了,大战之中士卒间的配合可是至关作用的,十几万世族私兵平日里并没有参加参加什么战事,又匆匆赶赴前线,缺乏有效操练,在本将看来,与一群新兵无异,一旦爆发大型战事,他们顶得住么?要是稍有溃退之势,我邵国再也难以凝聚兵将,岂不是让吴国大军长驱直入,一举覆灭我邵国?”“危……危言耸听!”连器驳斥,但是可以看出他整个人气势,已经弱了一大截。“我等以为,至少当据守一阵时间,若不然显得我邵国太过无能,徒涨吴军气焰!”“正是!我邵国南部,乃是国内最为富庶之地,这么多年来正是靠着这一片广袤地区,抵住了吴楚的进攻,若是听任吴军蹂躏,非享国之计!”“没错,若是将南部拱手而让,国赋必将锐减,何以支撑接下来的大战?”“还是等陛下回来吧,再拖延几日,陛下就能赶回来了,到时候再看看那苍国,到底有何表示。”这便是邵国,国内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所有的将领都非常地平庸,或者说无法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将领。试问,一个被世族把持得如此严重的国家,能培养出什么大将军?当然,也不仅仅是有世族把持的原因,普通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忙着柴米油盐的事,根本没机会学到知识,所谓培养人才,也就只有世族有这种能力。此时,公子安的统帅能力与威望,在军中便严重不足。虽说,他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大将军,但是此时这层身份却没有多大作用,布下命令下去,如果那些世族从中作梗,阳奉阴违,对整体的战局反而不利。战法决断往往牵扯出种种实际利益,统兵主帅难以消除麾下将军们基于族系利害而生出的歧见,邵**队徒拥数十万大军,却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这就是邵军的一个弊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