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1节 (第1/2页)
傅家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底蕴深厚,衣食住行颇为讲究,是贵族的作派,从这宅子便能看出来。 他又说:“明天我带你去逛逛。” 两人来到一处清幽的院子。 青寰等丫鬟已经过来,收拾好行李,两人进来便能歇息。 屋子里的装璜雅致中蕴着一种低调的奢华,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清香,角落里有燃着香的三足鎏金香炉,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屏风,雕红漆鱼戏莲叶的博古架…… 郁离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这是以后要住的地方,她自然要多了解。 看完后,她再次感慨,这房间真大,是她住过最大的房子,而且屋子里有很多东西她都叫不出名字,不知道用来做什么。 傅闻宵陪着她转,只要她目光望过去,便会温声细语地解释一番,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经过他的解释,郁离总算明白那些物件的用途,大多都是作摆设用。 傅闻宵说,这里是他以前居住的院子,也是给镇国公世子住的地方。 至于正院那边,是留给元安长公主日后过来住的。 元安长公主虽有公主府,但她也是傅家妇,傅家这里自然也有她的院子。 下人端了茶水过来,还有几匣子的点心。 郁离的注意力瞬间就转移过去。 傅闻宵垂眸看她一眼,拉她过去,两人坐在窗边的位置。 他挽起袖子,给她倒了杯清茶,然后将匣子打开,里面是精致的点心,有好几种,每一种都让人食欲大振。 郁离拿起一块玫瑰酥,刚吃一口,就道:“这是母亲府里那边的厨子做的。” 傅闻宵含笑点头,“母亲知道你喜欢她那里的厨子做的点心,将人派过来,以后给你做点心。” “不好吧?”郁离道,“母亲将人派过来,日后她想吃怎么办?” “没关系,她那里的厨子多,都是当年外祖母给她准备的。” 作为先帝唯一的嫡女,又是皇太后的亲生女儿,元安长公主的陪嫁不菲,就算后来镇国公府出事,她也只是被逼去行宫养病,伺候她的人并未减少什么,老皇帝不至于在这方面苛待她。 听他这么说,郁离便放心了。 公主婆婆和傅闻宵一样,母子俩都没什么口腹之欲,她觉得他们错失很多。 这世界的美食那么多,每吃到一样,她就很高兴,觉得人生充满希望,每天都想着下一顿吃什么…… 这么一想,郁离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成天只想着吃吃喝喝的事。 挺没出息的。 当然,这种想法不过是转瞬就消失,该干嘛就干嘛,她从来不会内耗自己,让精神保持最好的状态。 稍晚一些,郁离和傅闻宵、周氏及两个孩子一起吃饭。 就像以前一样。 不管是在青石村,还是在县城,甚至在京城……这些习惯都没有变。 吃饭时,郁离明显发现周氏的情绪不对,频频走神,她有些不解。 傅闻宵自然也注意到,他没有说什么。 饭后,大伙儿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然后回房歇息。 郁离从浴房里洗漱出来,发现傅闻宵不在,她也没在意,让青寰帮她绞干头发,她坐在那里看话本。 这话本是前阵子莫玉婵让人送过来的,她还没看完。 头发快要干时,傅闻宵终于回来。 他走过来,从青寰手里接过巾帕给她擦头发。 郁离扭头看他,“你刚才去找娘了?” 他嗯一声,并不意外她知道,她是个很敏锐的人,只是平时她懒得搭理,便不会多关注一些不感兴趣的事,看着有些疏远迟钝。 晚饭时,周氏的异样她看在眼里,自然是关心的。 “娘怎么了?”郁离担心地问。 傅闻宵笑了笑,说道:“过阵子,圣人就会下旨,届时我将继承镇国公府的爵位。娘觉得,她已经完成母亲的嘱托,不能再像以前那般……” 周氏素来是个本份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回到京城,傅闻宵终于恢复身份,对外她就不再是他的“娘”,自然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分主仆,有些规矩得重拾起来。 她担心若是被人知晓他认个奶娘为母,会对他的名声有损。 郁离眉头皱了起来。 这时,傅闻宵又说:“我让娘别担心,以前如何,日后便如何。”灯光下,他的眉眼舒展,“咱们关起门过日子,外头的人要如何想,与我们有何关系?就连母亲都不在意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