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_第三十二章 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坟 (第3/4页)

在宵禁前送了对方离开,他们留下了一人值夜,其他人就都上了炕,然后相互给对方上了伤药。他们是海军,虽然有教过骑马,但是骑术都很一般。这连续几日下来,一个个的大腿内侧全部磨破了皮。奔波四日,今日抵达目的地,松懈了下来,众人又喝了酒,登时觉得困乏不堪。而且这几日住驿站,那驿站的条件甚差,大多都是泥炕上面铺了柴火,被子破旧,跳蚤成群。今日住了酒楼,这条件要好的多,几个兄弟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第二日一早,马德钟带着一帮兄弟先吃了早餐。小二昨日帮他们买了香烛,今日一早从屠夫那里又帮他们买回了一个猪头,还有祭祀的点心干果。马德钟付了钱,怀着一种衣锦还乡的情绪,得意地出了城,向着城东行去。他老家的村落叫黄庄,距离县城也就五六里地,小时候,他觉得这段路遥远无比,但是现在,不过一刻钟就已经赶到。有了昨日小令的指点,他没有摸错位置,一些印象里面的记忆,也被眼前熟悉的景致勾引了起来。黄庄不小,这个村落有上百户,五六百人。村子叫黄庄,自然是以黄姓为主,他们马家不过只有十几户,算是一个小姓。不过马家祖上是习武出身,他们这十几户都是以卖艺为生。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自小习武,倒也没有谁敢随便欺负他们。要不是因为从小摸爬滚打,他一个小孩子,还曾经被带进了水贼的窝里,早就连骨头渣都不剩了。他没有进村,而是直接从村子旁边的一条小路向南直行,来到了一片山坡下。山坡上是黄家的祖坟,他们马家是外来户,没有祖坟地,死了人也就是随便安葬。他娘死的时候,埋在了山坡下面的一处角落,这里不占耕地。等他爹死的时候,就直接葬在他娘的坟边。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这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景色,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路越来越窄,再向前已经没有路了,马德钟跳下了马,将马缰绳拴在了匕首上面,然后将匕首插在了路边的田埂上。其他人也都学他一样,把马拴好。“米饭,别把马拴在麦地边,吃了麦苗要赔,马吃了还会拉稀。”米饭姓米叫饭,他爹当初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长大了不挨饿。现在他一顿能吃三大碗米饭,也算是梦想实现。从马上取下了香烛,猪头,干果,众人一起向前走去。可是眼前的景色却变了,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修了一条沟渠,将大片的良田都圈了起来。马德钟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是越走越感觉不对。山坡还在,那片小树林也还在,可是坟呢?他手中的猪头掉了下来,可是他根本没有在意,又丢下了另一只手里的东西,飞快地向前跑去。原本位于山坡角落的坟头不见了……不见了……马德钟心中一痛,双眼有些发花,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的确没有了坟头,原本他爹娘下葬的位置,变成了一条沟渠……他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双拳杵地,眼泪流了出来。“爹……,娘……”其他人也发觉了不对,原本轻松的气氛变得压抑了起来,连忙跑了过来。“头,怎么了?”马德钟长臂一挥,扫开了眼前挡住自己视线的兄弟。他站起身来,跑到了记忆中原本父母坟茔的位置,来回走了几圈,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嘶吼。“啊……”在马队绕过村子的时候,村子里面就有人发现了他们这支队伍。如今天下太平,只有少数山贼出没。但是曲阜乃是孔孟之乡,历朝历代的皇上都格外重视维护这里的祥和。其他地方还有山贼出没,但是曲阜多年不见山贼。而且山贼大多是穷哈哈,哪里能一人一马这么奢侈。里正黄舒庸听了村民报信,就打发了两人来看看情况。当两个村民畏畏缩缩地来到近前,还没有想好怎么上前问话,就见到领头的那个像发疯了一样叫了起来。他们向回跑了几步,但是又看到村口的老少爷们,只能鼓足勇气,胆战心惊地靠近。虽然眼前的是兵,但是兵有时候比匪还可怕啊!在东方以祖先崇拜为伦常的社会结构里,民间一直有两大仇恨是无法化解的。一个是对其祖辈的欺压和伤害,比如刨祖坟,杀父之仇。还有一个是对其传承的欺压和伤害,比如断子绝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