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_第三十七章 对策与觐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对策与觐见 (第3/4页)

为他执笔,但解大绅本人文采是我佩服的。”这话也是说,解缙除了文采值得一提,其他方面并不值得他佩服了。杨士奇却不像杨溥这样自大,他很清楚不管是宦官也好,武将也罢,其中不乏能人。若那些人真的如同杨溥所说那样无能,也不至于现在能压制文臣。杨溥这些年一直在詹士府著述经义,不像他一样负责了詹士府的外事,自然有些心高气傲。所以他并没有接杨溥的话,而是将话题又扯到了朱瞻基的身上。“若陛下西征,这太子监国,太孙殿下肯定会被陛下授予军政大权。我们如今主要手段不在于抑制太孙殿下的权力,而是要让他不要插手政事。”杨溥这才又想起了在文华殿面对朱瞻基的压力,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让太孙处理马琪一案,就是很危险的征兆,我们决不能让他控制了军政,还要插手治政。”杨士奇叹道:“那六家粮商,这次要遭罪一些时日了。陛下不走,即便是太子殿下也不好直接为他们开脱。”杨溥问道:“陛下出征后,能否将太孙殿下调离应天府?他掌管军政,无论西南山夷,还是东瀛事务,只要随便挑一些纠纷出来,就能将他调离应天府。”杨士奇点了点头说道:“与谋不谋而合,殿下在京,我等行事都需小心翼翼,掣肘众多啊!不过,如今大明西南安定,何况西南就是出了乱子,也有沐国公坐镇,这边不宜动作。”“士奇兄的意思是……”“陛下派了柳升前往北地,但是北地骑兵将会配合陛下西征,留下的兵力不一定能压制瓦剌,鞑靼,而北明山铜矿如今对大明不容有失,我们倒是可以在这里做做手脚,这样也能让太孙离开京城。”杨溥笑道:“北地遥远,又不容有失,士奇兄此计甚好,只要太孙殿下离京,这京城可就是我们说了算了……”但是两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谋划从一开始就是无用的,因为事情绝对不是按照所想的那样发展。正月二十八,距离五军都督府给黄渊考虑的时间还有两日,黄渊终于拿定了主意。身为人子,他不能看着自己的老父在西北吃沙子,而自己躲在京城享福。老父已经年近花甲,明年就要过六十大寿。母亲早年历经坎坷,如今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虽然在京中芸娘的笑容多了许多,两个孩子也逐渐长大,让他疼爱无比,但是身为人子,终究还是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芸娘的确是个贤妻,她虽然不舍,但是却也支持黄渊的行动。“自十三年以来,妾身与夫君一直是聚少离多,妾身虽不舍夫君,宝芽,春芽不舍父亲,但是为了家族计,妾身一切以夫君为主。只是,盼夫君垂怜,能给宝芽再添个弟弟。”黄渊忍不住轻搂住了妻子的腰,轻声笑道:“这些时日,为父一定老骥伏枥,鞠躬尽瘁。”“夫君才不老,倒是妾身发现眼角都有皱纹了。”黄渊还欲再说话,只见才七岁的春芽一下子闯了进来,看见父亲母亲抱在一起,嘻嘻笑了起来,露出了一颗豁牙。芸娘大羞,一把推开了黄渊。“夫君今日不是还要去坐堂,快去吧。”黄渊却不放手。“我们一起去见母亲……”一个小丫鬟匆匆忙忙地闯了进来,人还没有进屋,就已经喊了起来。“大爷,来了几个内侍,召大爷进宫。”黄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来到前院,却见到刘万正在逗弄上早课的宝芽,看见黄渊出来,他松开了宝芽的脸蛋,笑道:“恭喜黄兄,殿下有请。”黄渊在出海三年之中,以一己之力张罗了整个舰队的后勤,回来之后被官升两级,目前是海军总部指挥使。到了这个级别,他虽然没有统兵,却也是海军名正言顺的后勤负责人之一。听到刘万报喜,他不信自己刚升职,还会再升。所以有些纳闷地问道:“喜从何来?”刘万低声笑道:“黄兄虽然算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职卑权重。如今海军,陆军为了黄兄争执不休,殿下是替黄兄做主了。”这个时候,黄渊的母亲韩氏听闻内侍登门,也连忙来到了前院,刘万一见老夫人出来,连忙上前拜见。姑且不说韩氏是响当当的二品夫人,就是一品诰命,在刘万他们这些内侍面前也摆不了谱。刘万之所以如此客套,完全是因为一起出海的三年,他们与黄渊朝夕相处。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