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4章 运输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运输机 (第19/23页)

4年1月制出了第一架an-70,1998年8月交付俄罗斯空军试飞。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仅仅两个月后,这架an-70就与后面尾随的an-72相撞坠毁。第二架an-70于1997年4月开始试飞,相继在俄罗斯航展、柏林航展和珠海航展上亮相,受到了一致好评。而在2001年1月27日,这架an-70起飞后因两台发动机损坏而从40米的高空坠落,机身断为两截,直到6月才修好。

    难产的an-70不仅总是厄运连连,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离婚父母”在资助an-70方面也矛盾重重。在20世纪末,独联体各国使用的an-12运输机都亟须更新,俄、乌两国都决定加快an-70的研制步伐,并约定开发an-70所需的80%资金由俄罗斯政府提供。但这笔资金一直没有到位,在1998年以前,90%以上的资金都是安东诺夫科学技术联合体自筹的。最初,俄罗斯空军有意采购500架an-70,乌克兰空军计划购买100架,但这个数字在1999年被分别更改为164架和65架。而到了2003年1月,俄罗斯空军宣布an-70不适合于俄空军,2月25日冻结了俄乌两国间的联合验收试验。无奈,乌克兰议会于2004年2月决定自主完成an-70的后续研制工作,而交付时间也一推再推,到目前为止仍未见飞机交付的相关信息。

    安东诺夫设计局

    安东诺夫设计局创建于1946年,以苏联最杰出的飞机设计家之一奥列格康安东诺夫的名字命名。

    安东诺夫出生于1906年2月7日,自幼热爱航空科学,曾设计50余款滑翔机,后来转为设计飞机,1936年推出了个人的首架动力飞机。1938年,安东诺夫进入雅克福列夫的飞机设计局,二战期间设计了a-7、a-40等重要的苏联前线滑翔机,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安东诺夫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局,第二年便推出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an-2轻型农业飞机。an-2堪称近代最精巧的双翼型飞机,生产期长达45年(1947~1991年),产量超过18000架,至今仍在某些国家飞行,被誉为“飞机寿星”。

    此后,安氏飞机变得越来越大,最初设备简陋的农业飞机设计局变成了苏联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主要机构,产品包括an-10、an-12、an-24、an-26、an-72、an-74等中型运输机以及an-22、an-124、an-225等重型运输机。安东诺夫逝世后,彼得巴拉布耶夫管理设计局继续专注大飞机研制。an-124、an-225、an-70等都是后安东诺夫时代的作品,但继续以安东诺夫来命名。

    安东诺夫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驾驶飞机的设计师,每当有一架新飞机出厂,他都要亲自驾机试飞,其试飞的最后一架飞机是重型运输机an-22。安东诺夫在飞机设计过程中坚持创新,他曾说“研制与世界同等水平的飞机并不够,而是应当超前,落后等同于死亡。”因此,无论安氏飞机遭受了多少政治牵连,其设计的先进都得到了世人认可。因此,安东诺夫一生获奖无数,于1984年4月4日逝世,为苏联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苏联解体后,总部位于基辅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归属乌克兰共和国,后更名为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4.13 伊尔-76:军民两用明星机

    伊尔-76是伊留申设计局开发生产的一种中型运输机,在外形和载重能力上都类似于美国的c-141,1975年开始投入成批生产并交付苏联空军和民航使用。凭借着卓越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伊尔-76一直是苏联以及俄罗斯的主力运输机。

    军民两用

    伊尔-76机长46.6米,高14.8米,翼展50.5米,装有4台涡扇发动机,基本型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70吨,可在粗糙的前线机场跑道上起降。机头最前部分是安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机上装有全天候昼夜起飞着陆设备以及电子对抗设备,非常适合军事用途。货舱长20米,宽3.5米,高3.4米,载重39吨,地板用钛合金加固,货舱后部有蚌壳式舱门和货桥。伊尔-76可运载装甲车、运兵车、高炮、导弹等货物,并可伞降、空投货物甚至军用车辆,一次可空降一个连的伞兵或3辆伞兵战车。

    伊尔-76的每吨千米使用成本比an-12降低40%以上,甚至可与水上运输成本相比,所以在民用运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向伊朗、英国、叙利亚、印度、波兰、古巴等国大量出口,价格仅约为西方同类运输机的一半。此外,伊尔-76还被改装成多种专用机,如a-50空中预警机、伊尔-76p消防机,伊尔-76m2k宇航员失重训练机、伊尔-76m3c搜寻救护机、伊尔-78m空中加油机等。

    伊尔-76家族的最新型号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